富南窯場 Funan Kiln

關於富南窯場

富南窯場 位於花蓮縣最南端,北與玉里鎮、西鄰卓溪鄉東與南則接台東縣之長濱鄉、成功鎮、東河鄉、池上鄉等鄉鎮,其位於台9線近台東池上鄉,北上方向東側叉路之富南部落聯絡道路。

民國55年,富南窯場主營紅磚的生產及販售,提供玉里以南至鹿野以北花蓮、臺東的紅磚市場。民過80年,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,除了原料取得困難外,更加上臺灣建築的轉型,窯場不得不吹起熄燈號。

民國90年,窯場主人徐振龍、盧慧如 夫婦,秉持著傳承磚窯文化的精神,自力營造、努力費心整修富南窯場,歷經近10年的時間,將荒蕪一片黃土的工地,逐步整建綠化、遍植綠樹花卉,成為磚窯文化休閒園區。更親力親為、一磚一瓦推砌房屋,建置為民宿與旅人分享。


影音紀實


文化報導


窯想當年

撰文 徐振龍

蔗園變富南窯場
早期的三台地區約有100甲遍植白甘蔗,採收季節最怕下雨,因為黏土(赤韌土)遇水黏腳又滑溜,採蔗工人助推牛車,寸步難行。
赤韌土正好是紅磚的原料土,民國49年八月,卑南鄉許老選中三台甘蔗園設立目仔窯後,部份蔗田掘土俗俗仔賣給磚仔窯,取土完畢後由窯場整平交還,蔗園改植水稻,成了當時交換條件。

窯場興盛與衰退
民國50年,一天8小時工資約25~50元。當時紅磚價格每塊2~3角,算是高價建材。所以那時磚塊需求量少民國59年,加強磚造樓房開始普遍富南窯場也擴充產能,供應台東─瑞穗的紅磚市場。紅磚市場穩定成長,持續至民國79年;但是隨後RC樓房幾乎取代磚造屋,使磚窯產能過剩,削價競爭獲利短少,同時環保意識抬頭,增添採土麻煩,而空污防治設備也增加投資成本;終於讓勞力密集的磚廠經營更加困難,步上衰退之路。

目仔窯時期
1961年,一座13目,月產15萬8寸磚的目仔窯建在原料區上,就近取得黏土;雇用6人掘土,兩台牛車載土,在製作磚坏的機器間旁,二人將車上黏土經由輸送帶送入拌土機,在當時只有一條輸送帶一台拌土機使用動力,其它作業:切、移、推、晒、疊(坏)、出、送(磚)都用人力完成。磚坏成型、裁切後,用雙手移至推車,這是最耗臂力的工作,因為3塊溼坏9公斤重,一個人員每天要用雙手夾移幾千回。溼坏由推車送到晒坏場風乾,蓋帆布是避免磚坏被雨淋。

八卦窯時期
1965年,經營目仔窯的許老招攬杜、高、謝老等三人入股興建20目八卦窯,於1966年開始營運,月產30萬八寸磚。1969年轉手徐鏡明,改用怪手挖土,拼裝車運土,在機器間旁抬斗便可囤積黏土,免去了大雨天原料區積水,使磚坏製作被迫停擺的窘困。

八卦窯的產能比目仔窯多出2倍,晒坏場也增加到7分地,遇上西北雨,損壞數量也增多,因為全場人員支援也不及蓋妥帆布。有時遇上颱風,風強雨大,會灌進帆布內,損失慘重引起八卦窯凍火,等待磚坏重做。出磚時最怕搶磚,因為窯內溫度仍有300°C時,就有客戶自行進入搬運,為了對已付訂客戶交代,窯廠的出磚人員必須早一步進入搶磚。疊坏或司火師傅偶有差錯,而使窯內倒磚,影響出磚效率,不良率也增加;如火頭仔、黑絲仔、破損等。

窯燒是磚廠最重要的一環,一般司火師父會請一位助手,將乾燥的土炭挑上窯頂,放置在每一個燃料口旁邊,其餘的土炭便堆放在窯頂四周,以免雨淋濕。司火師父則每15分鐘巡視一遍:勾起火眼蓋,看火溫、補燃料、調風鼎,經常汗流浹背,因為窯頂溫度約45°C。

隧道窯時期
1970年花東地區紅磚需求大增,形成搶磚現象;因而聘請雲林郭老,於八卦窯東側建造半自動隧道窯與乾燥窯,1971年啟用至1989年,而八卦窯於1971年停窯。

隧道窯寬3公尺、總長100公尺,窯內設軌道、由窯頭延續至窯尾之外。隧道窯的運作是將磚坏疊好於窯車上,由窯尾進入經過乾燥帶去除坏土結晶水後,再進入燒成帶氧化燒變成紅通通的熟磚,此時窯車推進至窯的中間。到了冷卻帶,熟磚越往窯尾磚溫越冷卻,窯車出窯尾後,人員在窯外移磚,比起古早窯爐,人員很少須要在300°C窯溫下工作,不過尚未改善灰燼粉塵的污染,搬磚人員總是滿頭滿臉磚粉飛灰。

隧道窯最怕嚴重「倒磚」:燒成帶倒磚時 ,司火師與助手須用鐵勾將紅通通的磚塊,由側邊火孔一一勾出,否則窯車推進時,倒磚愈嚴重,也會破壞窯壁耐火磚。倒磚窯車到了冷卻帶,出磚人員則深入窯內,清理掉落軌道的磚頭,由於窯溫有時300°C以上,每隔2~3分鐘得跑出窯外透氣休息;就是三更半夜也不得停頓,直到清理完全。

Copy Protected by Chetan's WP-Copyprotect.